保护传统工艺 · 传承民族文化
协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新闻
中国玉石序列再添新珍宝,千山黄冻石审美和经济价值引人瞩目
发布时间:2019-01-26 09:33  浏览次数:16696次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记者:张周牧杰   时间:2019-01-13 23:12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讯 见习记者张周牧杰报道】记者从今日召开于京东福成珠宝城的中国千山黄冻石命名学术会议上获悉,一种名叫“千山黄冻石”的宝石原材料得以命名,我国玉石珠宝序列增添一新珍宝。


该学术会议由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主办,组织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专家教授成立专家组,对中国玉雕工匠、鞍山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陈刚会长发现并研究推广应用的一种颜色棕黄、结构致密、质地温润的粘土矿物质玉进行了鉴定与命名。


专家组成员经实地考察及详细的室内分析检测,获得了该种粘土矿物质玉的基本特征。


该种粘土矿物质玉主要产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千山山脉,以次生独石散布于距千山风景区约20km的山间冲沟及其两侧的沉积层中,属洪冲积矿产,原生矿脉尚不明确。矿石大小不一,大者数千克,小者几十克,甚至不足10克。


经业界专家对其基本宝石学特征观察、测试以及大型仪器红外光谱和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玉石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磨圆度一般,均具厚薄不等的外皮,皮色以红棕-黄-褐色为主色调,深浅不等,也见皮色呈黑色者。内部玉肉与皮色大体相似,色调总体具由外皮向内部颜色变淡的趋势。玉肉有时偏淡,呈黄白色。有的样品可见萝卜纹和深红褐色格纹,偶见由黑色铁锰矿物树枝晶充填的愈合裂隙。微晶-隐晶质,显微鳞片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质地细腻似肉冻,半透明-微透明,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无荧光,折射率约1.56~1.57,摩氏硬度约2.5,密度2.60~2.70g/cm3。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绿泥石族的斜绿泥石,偶含少量滑石、蛇纹石、菱镁矿等次要矿物。其黄褐色调为风化过程中褐铁矿、针铁矿等高价铁氧化物浸染所致。


参照我国珠宝玉石传统命名方法,结合玉石的基本特征,鉴定和命名专家组成员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将陈刚先生发现的这种粘土矿物质玉命名为“中国千山黄冻石”。

据悉,“中国千山黄冻石”其特性“温润细腻、色泽棕黄、纯净娇嫩、雍容华贵、柔而易攻”,适于印章、雕刻所用。其优质品堪比寿山田黄,具备“细、结、温、润、凝、腻、灵、雅、奇”的“九德”品质。


中国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均出产于我国东部呈南北排列,相距4000多公里,最南端是福建的寿山石,中间的是浙江青田石和昌化石,最北端是内蒙古东部的巴林石,即东经120°-125°之间,它们同处于我国东部环太平洋中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带中,在成因上同属于火山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粘土矿床,称为粘土矿物质玉。

“千山黄冻石”也恰好出现在这条南北线上,因此,具有许多共性,预示中国四大名石家族再添新丁-“中国千山黄冻石”。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千山黄冻石”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同一般。

copyright 鞍山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