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红山文化时期,距今近八千年。在玉石历史上有着“北红山,南良渚”的说法,可以说,河磨玉是历史最为古老的玉种之一。经过亿万年的自然演化,又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才得见河磨玉的一抹秀色。河磨玉中的析木玉的绿色多达百余种,或清淡、或浓烈、或雅致、或古朴,给人多样的审美感受。
在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北京博观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奥岩看来,析木玉色泽淡雅,料性极佳,其细腻度及温润度已经达到了传统定义的羊脂玉级别,顶级析木玉甚至细腻到可达肉眼观之“无结构”的形态。
《晏子春秋》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植物,一河南北之隔采掘出来的河磨玉也是山南水北不胜类似。河磨玉的源头兄弟山岩浆喷发,向偏岭流淌,和偏岭土质里的绿泥石、锰、铁、融合形成了岫岩特有的黄白河磨玉,黄白河磨玉,顾名思义,就是肉色以黄白为主的河磨玉。但黄白河磨玉的颜色远不止于此,细分下来,在黄色与白色的色调基础上,还包括:鸡油黄、正黄、黄偏白、黄偏绿、青白色、白色、青黄色等颜色。黄色自古就是帝王之色,在玉石之中极为难得,稀有的和田黄玉几乎成为一种传说,黄白河磨玉则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以玉色而论,稀有而美丽。